2015年5月11日 星期一

差異化教學與學生學習+Flanders interaction analysis(Flanders互動分析)

差異化教學與學生學習:

文章轉自於:
http://epaper.naer.edu.tw/index.php?edm_no=38&content_no=1011


【文 / 吳清山 院長】【圖 / 教育資源及出版中心助理研究員 劉君毅】
近十多年來之教育改革,對教育發展和進步多少發揮一些效用,行政作為比以往開放透明,課程內容亦比過去多元彈性,教學方法也比往昔生動活潑,尤其受到資訊科技的衝擊,資訊融入教學以及教師採用單槍投影教學,也更為普遍。
教學的主體在於學生,任何一種教學方法的運用,必須以能夠激勵學生有效學習為優先考量。傳統的講授法,偏重於內容傳授,忽略學生學習需求差異性,導致學生學習效果有限。近年來,為讓教師教學內容和方法更能貼近學生個別差異和需求,學者們倡導「差異化教學」( Differentiate Instruction),以補傳統講授法之不足。
基本上,差異化教學係指教師能依據學生個別差異及需求,彈性調整教學內容、進度和評量方式,以提升學生學習效果和引導學生適性發展。這種觀念,與孔老夫子所提倡的「因材施教」理念是相通的。
學校不是工廠,學生不是製品,顯然教師不宜採用類似工廠的標準化作業程序,進行一體適用標準化教學,因為這種方式很難顧及到學生個別差異。一位有效能的教師具有專業的素養,能夠了解學生的需求,採用適切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學習效果,差異化教學亦常為有效能教師運用方法之一。
差異化教學就是讓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能夠產生有效的連結,它是建立在下列的三個理論基礎上1.腦力研究(Brain-based Research):透過腦力研究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到哪些的因素會影響學生的學習,了解愈多,愈能有助於教師提供學生更有效學習;2.學習風格與多元智慧(Learning Styles and Multiple Intelligences):了解學生運用視覺、聽覺或動覺接收訊息的偏好,以及學生多元智慧,可以幫助教師採取適切的教學;3.真實性評量(Authentic Assessment):經過測量之後,能夠瞭解學生是否學到老師所教的內容,所以課程必須與學生學習結合,教學策略必須配合學生需求,評量必須是多元、彈性和適切,且能評估學生持續的表現。
差異化教學個別化教學雖都重視學生個別差異和需求,但前者是在班級教學過程中,可視學生實際需求彈性調整教學內容、進度和評量方式;後者則是由學生自定研究、自訂學習進度、自我學習負責,教師給予個別輔導。所以差異化教學要比個別化教學更廣。
在每個班級中,不同學生不僅是有社經和家庭背景差異,而且在認知能力、背景知識和學習偏好也不一樣,透過差異化教學,可以符應所有學生的學習需求。所以,差異化教學針對不同能力學生所採取的教與學的過程,旨在配合每一個學生需求,強化每一個學生的成長和個別的成功,而不是期望學生們調整自己來配合課程。
落實差異化教學的策略,首先必須了解學生個別差異及學習風格;然後採行不同教學策略和教學活動(例如:實施彈性分組教學、個別化教學或問題導向教學等);最後則採行多元質性學習評量,來了解學生學習成效,作為未來教學之改進。
為了因應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實施,除了規劃特色課程之外,改變教師教學方法亦屬重要。課程是教學的素材,要讓素材轉化為有效學習,就有賴於教師的手法,就像廚師之廚藝,差異化教學也許亦可視為革新教師教學方法之一環。


差異化教學(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



差異化教學係指教師能依據學生個別差異及需求,彈性調整教學內容、教學進度和評量方式,以提升學生學習效果,並引導學生適性發展,此觀念應與孔子所提倡的「因材施教」理念相通。
差異化教學的哲學思維與羅爾斯(Rawls)的正義論相當接近,是後現代主義的一種教育體現,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時代,教師應跳脫以齊頭式平等為教學圭臬的觀念,對於不同的學生,要給予不同的學習空間,真正的公平是給予每一個學生成功的機會,正視每一個學生的獨特性與學習權。
差異化教學基本精神及意涵即在於接納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方式不同、先備知識不同、學習興趣不同、學習需求不同,因著不同因素的差異,教學上就必須採用不同的教學策略,其目的在於使學生有最好的學習效果。
差異化教學是建立在三個理論基礎上:
1.腦力研究(Brain-based Research):透過腦力研究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到哪些的因素會影響學生的學習,了解愈多,愈能有助於教師提供學生更有效學習。
2.學習風格與多元智慧(Learning Styles and Multiple Intelligences):了解學生運用視覺、聽覺或動覺接收訊息的偏好,以及學生多元智慧,可以幫助教師採取適切的教學。
3.真實性評量(Authentic Assessment):經過測量之後,能夠瞭解學生是否學到老師所教的內容,所以課程必須與學生學習結合,教學策略必須配合學生需求,評量必須是多元、彈性和適切,且能評估學生持續的表現。
差異化教學也是一種教學上的概念,其目的不是要教師從此教學全部都得差異化,而在於建立教師具有尊重差異的概念。當班上的學生對教學內容呈現出學習效果不一的時候,教師就應該思考進行差異化教學,使每一位學生的學習都能達到一定的標準(非相同的分數);而差異化教學的基礎建立於持續性及多元化的評量,能夠忠於呈現學生學習的成效,以作為教師實施差異化教學的準據。
差異化教學與個別化教學雖都重視學生個別差異和需求,但前者是在班級教學過程中,可視學生實際需求彈性調整教學內容、教學進度和評量方式;後者則是由學生自定課程內容、自訂學習進度、自我學習負責,教師給予個別輔導,是以,差異化教學要比個別化教學更廣。
差異化教學涵括五個面向:
一、內容(content)的差異:內容的差異是指教學內容及如何教二個向度,也就是教材及教法。
在教材方面,教師應考量學生的程度不同(也就是準備度不同),給予不同的內容,同樣是英文,有的班級可以全部教完,有的班級可能只適合教一半,而且需從國中的內容開始教;有的學生可以給予高層次的問題,有的學生則是以帶著讀的方式學習,其精神在於使每一個學生以最大的進程達到學習的進步。
在教法上,教師可以依據學生多元智能的不同,給予多元的教學法,有的學生用聽講的方式就可以學得好,有的學生則是透過實作可以學得好,當教師的教學在課堂上呈現出差異的情形時,可能就可以思考學生的學習方式需求,以提高教學的成效,當然,這與教師對學生的了解有直接的關係。
二、過程(process)的差異:過程的差異是指的是教師透過教學活動的安排,使學生將學習內容內化的過程;差異化教學在於重視透過小組的學習與討論,以程度不同的問題,盡量使每一個學生了解到為何要學習這個單元或是這個單元所應該要學到的技能,並能將其適當的運用,換言之,也就是將知識內化為學生本身的知識,而這個過程是必須透過各種教學活動加以達成,例如:發表、討論、實作等。
三、成果(product)的差異:成果的差異是指學生在經過一段時間(而非一堂課)或一個單元的學習之後,學生可以展示其學習成果的樣態,因著學生的學習方式不同,可以讓學生以其最擅長的方式表現其學習成效,就如老師可接受一位特殊的學生以畫的方式寫作文,這是一種多元的成果差異(當然,其最終的目標仍是讓學生學會以文字表達思想)。
四、學習氛圍(affect)的差異:學習氛圍的差異重點在於強調學習的氛圍對學生的影響,每一個班級、每一個學生都有其獨特性,教師應配合班級的學習氛圍作最好的導引,在班級現況的基礎上,以教師專業,營造最有利於學生學習的氛圍,當然,接納每一個學生、公平而尊重地對待每一個學習個體可說是最核心的。
五、學習環境(environment)的差異:學習環境的差異則是指學習的空間、學習的時間、教具的支援等,依據教學內容與學生的不同,教學應考量空間的差異(不同的教室或校外參觀)、學習時間的不同、使用不同的教具呈現教學內容等,其目的在於給予學生最佳的學習果效。
落實差異化教學的策略,首先必須了解學生個別差異及學習風格;然後採行不同教學策略和教學活動(例如:實施彈性分組教學、個別化教學或問題導向教學…等);最後則採行多元質性學習評量,來了解學生學習成效,作為未來教學之改進。
●本篇文字整理自:國家教育研究院電子報308期吳清山院長及差異化教學簡介宜蘭高商曾璧光主任。

中小學教師差異化教學策略  <=====下載PDF檔

web.tiec.tp.edu.tw/otiec/teacherland/catalog/upload_file/190110.pdf
同一種模式教育來自多元社會的學生,因之,差異化教學為全方位. 教育不可忽略的 ... 解與尊重學生個別差異,進行差異化教學,方能符合多元社會公平. 正義的教育  ...



Flanders interaction analysis(Flanders互動分析)影片教學:
http://www.nova.edu/hpdtesting/ctl/fia.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